搜索
搜索

资讯中心

NEWS

资讯分类

“毒跑道”之殇:请还孩子一片健康的操场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6-29 00:00
  • 访问量:

【概要描述】核心提示:“劣质塑胶跑道铺装完成后,5年内都不会挥发干净,始终有稀释剂的味道,对人体有害。”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主任刘海鹏说,“如果配方科学,优秀环保的塑胶跑道在高温环境中也没有味道。”

“毒跑道”之殇:请还孩子一片健康的操场

【概要描述】核心提示:“劣质塑胶跑道铺装完成后,5年内都不会挥发干净,始终有稀释剂的味道,对人体有害。”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主任刘海鹏说,“如果配方科学,优秀环保的塑胶跑道在高温环境中也没有味道。”

  • 分类:行业动态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16-06-29 00:00
  • 访问量:
详情

    核心提示:“劣质塑胶跑道铺装完成后,5年内都不会挥发干净,始终有稀释剂的味道,对人体有害。”全国体育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设施设备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华安联合认证检测中心主任刘海鹏说,“如果配方科学,优秀环保的塑胶跑道在高温环境中也没有味道。”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操场 未来网记者 张晓迪摄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长江教育研究院院长周洪宇表示,“校园安全不容忽视,‘毒’跑道的出现说明今后除加强现有有关法律的执法检查外,也需要加强专门的《校园安全条例》的制定与实施。”

  众多孩子流鼻血,罪魁祸首在哪里?

  12日下午,西城区通报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白云路分校塑胶跑道的检测符合国家标准。

  为什么塑胶跑道或者新装修的校舍符合标准却散发刺鼻气味?四川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王斌表示,目前我国塑胶跑道的检测是物理性能参数检测,而反映有机物释放的众多参数未被纳入检测标准。“引起人不适的因素,可能未被列入检测项目。”王斌补充道。

  塑胶跑道的气味来源于什么?究竟有没有害?

  据了解,塑胶跑道气味主要来源于聚氨酯(PU)胶水中有可能出现的氯化物、残留的游离二异氰酸酯(TDI)、部分溶剂(甲苯、二甲苯等)的残留、残留的有机铅、EPDM彩色颗粒中残留的硫化物、黑色颗粒中的残留硫化物、多环芳香烃、溴苯类添加剂等。对人体或环境可能产生危害的化合物主要是聚氨酯(PU)胶水中的氯化物、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苯类化合物、橡胶中的硫化物、多环芳香烃中多种化合物、颗粒及胶水中重金属,这些物质一旦超标,会导致头昏、呕吐、昏厥、癌症、呼吸困难,对人类、动植物和环境造成致命伤害。

  未来网记者注意到,塑胶跑道事件集中爆发后,刘海鹏专门撰文,指出目前在中国市场上的塑胶材料生产厂家和工程商良莠不齐,一些人为了赚取最大利益,大量使用回收的聚醚、工业毒石蜡、催干剂等垃圾类原材料;同时,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大量使用稀释剂(如甲苯、二甲苯等味道重、毒性大的稀释剂、天那水(即香蕉水)、汽油等),加入便宜的无机填料,降低材料成本,生产了毒性很大的非达标产品。“这种产品铺装完成后,5年内都不会挥发干净,始终有稀释剂的味道,在炎热天气或强紫外线照射下会加速释放有味道的气体,并一直毒害校园和大气。这样的场地不仅环保性能不达标,物理性能也不达标,会造成校园内的孩子和运动场上的运动员不同程度地受伤害。”刘海鹏说,“如果配方科学,优秀环保的塑胶跑道在高温环境中也没有味道。”

  然而,塑胶跑道铺装后对周围空气质量的影响还没有相关国家标准出台。对此,刘海鹏建议在塑胶类产品原材料阶段,可执行GB 18583-2008和JC 1066-2008中对有害物质限量要求更为严格的部分要求,施工完成后的塑胶类场地的有害物质含量执行GB/T 22517.6-2011和GB/T 14833-2011。

  众多孩子流鼻血,究竟是跑道质量问题还是标准问题?有人质疑是不是国家标准过低?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基础标准化研究所副所长丁文兴告诉记者,针对检测结果合格,孩子却存在流鼻血的状况,暂时又无法断定孩子流鼻血原因的情况下,可以考虑把出问题的塑胶跑道与未出问题的塑胶跑道分别进行成分检测,分析对比,以确定出问题的塑胶跑道是否含有疑似导致孩子出现问题的有毒成分。

  周洪宇表示,检测项目如果不能涵盖对人体有害的成分,说明国家标准需要修改。

  对于有人质疑文体设施相应的国家标准过低的情况,丁文兴表示,国家标准是否需要修改,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撑,并经过严密的论证。

 

  严把产品质量检测关是防“毒”第一步

 

  据悉,目前我国执行的与塑胶跑道产品有关的国家标准是国家标准GB/T 22517.6-2011《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和GB/T 14833-2011《合成材料跑道面层》。这两项标准都规定了塑胶跑道成品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限量,即有毒有害物质包括苯、甲苯、二甲苯、游离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可溶性铅、可溶性镉、可溶性铬、可溶性汞。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乔新生教授表示,频发的“毒跑道”现象,不仅在校园,可能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存在。因为孩子的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发现这些问题,但是体育馆等成人活动场所是否存在类似的问题一样值得关注。这就要求我们的产品质量检测,检疫部门要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于出厂的每一件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测,只有这样才能防止出现类似现象。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如果产品有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产品视为没有缺陷。如果产品存在缺陷,应当由生产者承担举证责任,如果上述事件中的生产者不能证明塑胶跑道没有问题,他就应该承担责任。”乔新生补充道,如果政府检测部门越俎代庖去证明产品是否合格,生产者很可能会逃脱自己的责任。

  安全检测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塑胶跑道的管理有三个主要环节,即产品质量、施工过程和施工后有害物质逸散。《体育法》、《教育法》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等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指导性法律文件。他还表示,学校体育设施的管理主体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一定程度上也会涉及卫生行政部门。从塑胶跑道的管理主体而言,首先是质监部门;其次是住建部门负责把关施工资格和质量;再次是学校安全卫生领域,其责任主体是教育行政部门。

  乔新生提出三条建议,首先,产品质量检测部门负起责任,对所有市场流通的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及时检验。第二,对于使用这些产品的企业、机关、厂矿和有关部门都要进行全面的检测,防止类似产品继续使用。第三,依照我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如果产品的生产制造存在缺陷,应当追求生产者和流通者的责任,其中生产者是严格责任,流通者是过错责任。

  责任难以厘清 校园安全是否需要立法?

  校园体育设施的安全究竟谁买单?如何保障塑胶跑道等体育设施的安全?

  “造成塑胶跑道有毒的原因涉及到投资方、业主方、监理方和生产厂及工程商,与造价、工程管理、竣工验收都有关系,单追究生产厂家或者是工程施工单位的原因也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刘海鹏补充道。

  乔新生表示,校园塑胶跑道涉及方面多,其中的责任也非常复杂。如果产品质量存在问题,则由产品质量监管部门负责;如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施工许可方面没有任何违反法律规定的地方,在产品质量方面则不需要承担责任。反之,如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没有进行竣工验收或者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在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购买了有毒产品,那么,毫无疑问,依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作为采购商,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负责人需要承担责任相应的责任。

  乔新生认为,不认可该检测结果的家长可以寻求第三方对产品进行再次检测,也可以通过司法途径解决。

  周洪宇认为,确保校园安全,让孩子健康成长,除了加强现有有关法律的执法检查外,还需要加强专门的《校园安全条例》的制定与实施。周洪宇告诉记者,“《校园安全条例》已在起草之中,近年出台很有希望。”

  中国安全生产报社内参部主任黄雄告诉记者,完善教育相关法律是校园全问题的关键,黄雄建议为校园安全立法,把校园安全课列入义务教育法,真正开设安全课程。

  对于校园安全及是否需要立法的问题,也有不同的声音。

  中国政法大学何兵教授认为,事关千千万万孩子的身体健康,塑胶跑道有毒实属不应该,如果家长不认同已经公布的检测结果,可以重新检测,没有必要专门对校园安全立法。

郑州利生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综合教育应用解决方案服务商

郑州利生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 郑州利生科教设备有限公司      豫ICP备17029400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郑州       营业执照      本网站已支持IPV6